从毛岸英上“劳动大学”说起

2013-07-19-08:48[来源:德孝网][作者:管理员][浏览量:1252]

 

  1946年春天,毛岸英大学毕业后从莫斯科回到了延安,一天下午他来到王家坪,向父亲汇报在国外学习的情况。毛泽东坐在对面仔细地听着,不时点点头。然后,望着儿子白中透红的脸庞,语重心长地说:你在苏联的大学毕业了,这很好,但学的是书本上的知识,可以说这只是知识的一半。你还需要上一个大学,就是劳动大学。这个大学国外没有,中国过去也没有。在这个大学里你可以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。现在惊蛰刚过,农民又要开始辛勤耕耘了,正是你学习的好机会。我已请好了一位老师,他是陕甘宁边区的特等劳动英雄吴满有,种庄稼的学问很深,你就上他那里学习吧。

  毛岸英愉快地接受了父亲的建议和安排,迅速整理好行李准备出发。临行前,毛泽东把自己穿了几年的一套粗布衣服送给他,叮咛说:什么时候有了你自己劳动的果实,老师和乡亲们满意了,你就可以毕业回来了。毛岸英背上行李,步行去了30里外的劳动大学——吴家枣园。

  到了农村这所大学,毛岸英虚心请教老农,坚持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。吴满有对这位谦虚的学生也特别喜爱,教得十分认真,手把手地传授各种农活。开头几天,毛岸英真有些不习惯,手上磨起了血泡,疼得火辣辣的,晚上躺在炕上,全身如同散了架一般。但一想到父亲的谆谆教导,仿佛浑身又来了劲,他咬牙坚持着,很快就适应了农村生活。金秋时节,毛岸英背上自己生产的小米,也是一张实实在在的毕业证书,告别了尊敬的老师和建立起深厚情谊的众乡亲,回到了延安。毛泽东看到儿子后,真有点不认识了。曾经的洋学生变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陕北后生,在风吹日晒中,脸变成了黑红色,头上扎着羊肚子毛巾,手上布满了一层厚茧。毛岸英不仅学到了农活技术,更重要的是他了解了农村,熟悉了农民,培养了同劳动人民的感情。经过一系列艰苦的实践锻炼后,毛岸英被分配到中央宣传部做秘书和翻译工作,他没有辜负父亲的教导和期望,成为了一名合格的共产主义战士。

  在延安在职干部教育动员大会上,毛泽东指出:实践是一所“无期大学”,一本“无字之书”。结合毛泽东送子到农村参加劳动实践的事例,不由想到,今天我们要造就能够适应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的高素质军事人才,尤其是培养刚从院校毕业的干部,就更要提倡上好这所“无期大学”,读好这本“无字之书”。

  解决毕业干部的上述问题,关键是在实践中磨练。“实践出真知”,实践磨练的过程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,它可以使书本上的教义转化为能力,使散漫的作风紧张起来,使偏激的认识全面起来,使脆弱的性格坚强起来。所有这些,在院校往往是难以学到的。毛泽东送儿子同基层劳动人民学习实践,就是源自这个道理。而且实践永无止境,这种学习伴随每个人的一生。新干部不上实践这所“无期大学”,不读实践这本“无字之书”,就会在人生履历中留下空白,素质就不可能全面提高,即使取得再多的成绩也是无源之水,无根之木,最终仍然是一个“瘸腿”的人。(邵淼)

  现在,有越来越多的干部“从校门到营门”。大多数从院校毕业的干部,由于经过系统学习训练,一般具有知识丰富、思维开阔、创新意识强、发展后劲足等优势。但与此同时,“眼高手低”、“有学历无能力”等负面评价“标签”也随之而来;并且这些干部在思想作风、业务素质等方面也存在某些明显不足。比如:有的过分强调民主,服从意识不强;有的盲目推崇个性,认识容易偏激;有的知识未能转化为本领,想问题、干工作脱离实际;有的缺乏艰苦环境磨练,性格脆弱、作风松散等等。因而,他们在实际工作中“水土不服”、适应性差,脱离实际的问题比较普遍。